张治河院长在国际商学院建院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今天是:
学校首页 加入收藏
 
 
old_web8888
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张治河院长在国际商学院建院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4-19]    阅读次数:[]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建设国际公认、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院长 张治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春风送暖,古城明媚。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庆祝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成立十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76名教职工、1400多名学生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十年前,国际商学院秉承陕西师范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成立了!十年来,国际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遵循着“厚德、积学、励志、敦行” 的校训,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党团工作、学生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建设成果显著,学科体系更加完善

    学院自建院以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招生专业由少到多、招生层次全面提高。学院的本科专业由建院之初的经济学和市场营销2个专业发展为经济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6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从最初的国民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发展为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取得了MBA专业学位授予权。

    第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自建院以来,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本科课程体系,逐步扩展双语课程,增强专业课程的知识容量,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认真落实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制度和教学名师激励机制。依托数字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多学科支撑、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基地。同时,学院还积极打造高质量的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和院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现在学院设有7个系和MBA教育中心,分别负责相关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建有10余门校级精品课程、3个校级教学团队。

    十年来,学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谨遵“天道酬勤”的院训,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市场、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办院理念,着力培养素质全面、勇担风险、富于个性、善于创新,具备开放的心态、适应国际商务环境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在师范类学校培养新型商业精英的全新路线,对本科生的教育培养实行两类模式:对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实行基础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教学与国际现代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相接轨;对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应用性管理类专业,实施以市场取向、创业技能、素质拓展为核心的商学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突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年来,先后有1500名本科生、423名研究生从国际商学院毕业,有200多名学生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走向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深造学习。

    第三,学术研究特色鲜明,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本着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学科建设引领教学的原则。学院一直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提高学院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加快课题转化为高层次成果的速度,实现“课题—论文—获奖—育人”的良性循环。经过十年积淀,现已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经济学科上,突出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努力完善中国发展经济学科;在金融学科上,以欠发达地区金融行为、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为主线,探讨建立发展金融学和金融治理理论;在管理学科上,面向创新与管理、服务产业,建立基于文化、行为和情景的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

    目前,学院建有中国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商学研究中心、中国西部金融研究中心以及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大关中和西部经济金融问题、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等展开研究,出版了《中国发展经济学丛书》等专著,以及《中国发展经济学刊》、《西部金融发展蓝皮书》和《西部商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十年来,学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0多项,在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40余项。

    第四,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

    十年来,学院广纳贤才,师资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学院的专职教师已发展到现在的66名,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2人。教师的学历水平不断提升,在66名专职教师中,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的教师共57名,教师博士率达到86%以上,拥有半年以上出国经历的教师达22人,教师出国率达到30%,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学院积极进行了相关的软硬件建设。十年来学院的图书资料建设、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日臻完善,以数字商学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建立了以经济与管理问题解决方案设计、模拟实验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实验体系标准化、实验教学模拟仿真化、实验环境场景化、实验管理规范化。现有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400余台,各类教学软件和系统30余套。

    第五,党团工作成绩斐然,学生管理有声有色

    十年来,学院的党团工作成绩斐然。学院党委先后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总支”、“优秀基层分党委”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学校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先进党总支”、“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十年来,学院以强化学生日常管理为龙头,加强学风建设和院风建设,通过举办商学文化节、创业计划大赛、模拟金融大赛、模拟应聘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成就了商学学子寓教于行的梦想;通过主办陕西省高校商学论坛、陕西省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联想创业计划大赛陕西赛区决赛、陕西省创意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比赛,搭建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院连续六年获得学校创新实践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得挑战杯优秀组织单位。

    第六、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合作更加广泛

    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国际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黄有光、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祁汉堂、Marilyn L.Taylor等国内外知名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承办了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中国西部发展与MBA社会责任论坛暨中国MBA联盟西部主席峰会等多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学院已经和美国密苏里大学、爱达荷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加拿大皇家大学等7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互访和交换生制度;引进了Steven、Norm Land等多名外籍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累计授课10余门次;举办了5期暑期英语夏令营,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学院主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0余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际商学院所取得的成绩,既浸透着历任校、院领导的心血,也饱含了广大教职工和历届莘莘学子的辛勤汗水,更离不开兄弟院校、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再一次对大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商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负众望、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努力把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建成“国际公认、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学院”!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身体健康、一切顺利!祝愿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copy;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新势力网络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邮编:710119 电话:029—8531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