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国际商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今天是:
学校首页 加入收藏
 
 
old_web8888
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国际商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5-22]    阅读次数:[]

各班团支部:

为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帮助、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同时推进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推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现将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国际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人员安排如下:

  问:张治河    解勇国

  任:杨 

副主任:雷宏振    周晓唯

  员:贾润泽                      汤潇潇     

        各班团支部书记

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要由学院团委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构成。办公室直接受指导委员会领导,指导、监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二、指导思想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团中央《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践行者、信仰者和传播者,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专业理论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铸造伟大的中国梦。

三、活动内容

各学生组织、团支部等可根据专业特色及实践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社会调查、理论宣讲、科研攻关、科技推广、文化宣传、理论宣讲、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社区援助、环境保护、实习见习等多种特色实践活动,做到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就业择业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高举服务大旗,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锻炼自身综合素质。

今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前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二批,相较于第一批,第二批更贴近基层。以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为抓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聚焦校领导班子联系基层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廉洁自律问题;聚焦干部工作精力投入问题,干部工作激情问题,干部执行力问题;聚焦管理服务部门作风问题,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聚焦节约意识问题,经费管理和资源利用问题。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详细摸排与查找,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改进领导机关和干部工作作风;立足于实践,建立长效机制等方式着力建设敢于担当的开拓型干部队伍、勤于奉献的清廉型领导班子、乐于为民的服务型机关部门以及甘于艰苦奋斗的节约型大学校园。

(二)焦点关注全面改革

关注2014年两会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推进如何消除百姓心肺之患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等热点话题,以激发团员青年重视国计民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以各级团学骨干为重点,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大力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在团员青年中展开两会相关教育普及活动。依托红色微博、专题网站等新媒体工作平台,通过理论研讨、实地寻访、政策宣讲、科普讲座、专业实习、技能培训、技术下乡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了解调查全面改革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城镇化建设问题,社保体系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等重点民生问题,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各项政策,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在党的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未来新发展。

(三)服务建设新农村

积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激情奋斗的青春,进行顽强拼搏,为人民作出无私奉献,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结合大学生村官计划等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实地考察,深入欠发达农村和现代化新型农村,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重点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果,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帮扶的实际需求,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主要包括科技帮扶、产业规划、医疗卫生、敬老爱幼、政策宣讲、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对接帮扶。

(四)身兼厉行绿色环保、勤俭节约

响应美丽中国勤俭节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结合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日常中宣传保护环境、勤俭节约思想,以自身实际行动实现环保节约,赴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绿色教育与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如何更加有效倡导环保节约理念,如何使社会公众将低碳理念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绿色生活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实现自我精神的升华。

(五)继承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全面深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发扬志愿者服务的优良传统,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关爱残障人士、低保人群、孤寡老人、以及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帮扶、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类活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起青年使命。鼓励学生为社会服务为己任,在深化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与服务主题相关的调查研究,为共创和谐生活贡献大学生的力量。加强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阵地建设,结合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和项目共青团中央圆梦中国,公益先行项目,重点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公益项目、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六)实践开展创业就业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或者企事业单位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并积极发挥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及创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结合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作品大赛以及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等项目的调研,各类就业创业实践团开展富有特色的项目开展有针对性地参加就业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增加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七)服务陕西,国情大调研

陕西作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之一,同时肩负“关天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结合学院国情大调查的背景,建议各班按照专业特色和学科背景,就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民生等状况开展调研活动,以社会实践促进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技巧,切实锻炼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个人修养。

三、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团队可以以团支部为单位组队,也可以视具体情况,跨系、跨专业、跨年级组队,也可以由一位学科老师牵头组团。明确至少一名指导老师,由院团委指导立项,获得立项的团队学院将在团委暑期社会实践立项上予以优先推荐。

四、实践步骤

1.组团申报立项(522日至531)。各团支部、个人上报的暑期社会实践对成员一般不超过15人,要求专业配备合理,并由一到两名教师指导。

2.项目评审(6月初)。由团委邀请学院教师对各个实践队项目进行评审,并在610日前公布评审结果。

3.修改(6月中旬至6月底)。各个通过学院初审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将发还给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应自发还之日起至学校团委项目申报开始为止,结合评审意见、指导老师意见等对立项书进行修改。

4.校团委立项及实施(7月至8月)通过学校团委项目审核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应按照校团委统一安排,在暑假期间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各实践服务团到达服务地区后,要按照本方案中规定的工作内容开展深入的宣传和服务活动,力争取得扎实的成效。

5.总结评比(8月底)。活动结束后,各队将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要按照根据学院相应的要求,按时按要求上交申报材料。

五、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组织本学院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做到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对服务地区、内容、方式等做出精心安排,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2、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在广泛组织动员的基础上,各团队进一步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好示范,尤其是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党支部组建暑期实践团队,要突出抓好重点实践团队建设,创建基地,打造品牌活动。

3、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各实践团队充分利用好团委网站、社会实践专题网站和微博客,重视做好社会实践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要注意积累有关活动材料,做到图文并茂,并及时与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联系,加强对活动以及学校加以广泛宣传,并宣传推广社会实践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团队、个人、事迹,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

4、加强教育,确保安全。加强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我院将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预案,对本单位实践团队出发和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情况进行掌握,及时上报。

六、奖励办法

1、活动结束后将评选院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若干个;

2、成效显著的团队优先获得申报校级、省级、国家及相关奖励资格;

3、可以申报素质拓展学分。

七、申报要求

1、各团支部、各学生组织、各学生党支部积极发动支部成员参加本次社会实践,充分利用资源,于531日之前提交相关材料。

2、以社会实践小分队为单位,上交立项申请表及项目申请表,均要求书面稿,打印稿请交至学工组办公室。

3、如有不明事项请联系学院团委(文澜楼1215),电话:85310276 贾润泽

                                    国际商学院团委

                                    201452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copy;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新势力网络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邮编:710119 电话:029—8531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