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 (1)《股票市场波动性研究——基于ARMA-TGARCH-M模型的实证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7月; (2)《中国公共教育消费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1月; (3)《中国教育消费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经济与管理,2016年10月; (4)《丝路经济带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统计与决策,2016年9月; (5)《互联网负面评价与消费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消费者介入的中介作用》,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9月 (6)《互联网驱动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月; (7)《信息产业发展与教育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月; (8)《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与区域差异》,财经科学,2016年4月; (9)《互联网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新引擎吗?—来自城镇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16年4月; (10)《互联网商业环境下绿色消费挑战与对策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4月; (11)《互联网使用、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月; (12)《以自我和个性为基础的服务场景对消费者意愿影响的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2月; (1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ICT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12月; (14)《陕西省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VAR实证分析》,陕西省情研究,2015年12月; (15)《生产性教育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9月; (16)《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效应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11月; (17)《大股东股权制衡与董事会制度创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月; (18)《我国教育消费合理化研究》,消费经济,2011年8月 (19)《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10月; (20)《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新农村发展目标》,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10月; (21)《从结构范畴到产业结构的划分》,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9月; (22)《构建新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消费经济 2006年8月; (23)《浅析消费的符号价值及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10月; (24)《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环境分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12月; (25)《优化我国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10月; 2.专著: (1)《流通经济学》(共计39万字,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 2010年8月(参编) (2)《电子商务物流》(共计42万字,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8月,(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