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国际商学院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二次年度会议在文澜楼1329会议室顺利召开。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学者、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副主席李垣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学者魏江教授;美国艾格尼丝·斯科特大学经济系齐力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金融系莫妮卡·侯赛因教授,美国威拉姆特大学经济系梁燕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祁汉堂教授以及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助理院长、AACSB项目主管张静华副教授通过zoom平台在云端参加了本次会议。学院特聘教授、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黎建强,党政联席会成员,各系主任,学科点主任,一流学科办主任,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创新创业社区主任,创新创业教研室主任,教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校友会主任,MBA&MPAcc中心常务副主任,校级以上研究中心(基地)主任,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院办党办主任和认证办全体成员参加了线下会议。于此同时,学院学生也通过知网直播平台观看了本次会议。本次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议题为“如何做好教师发展的分类和评价”,开幕式由学院院长雷宏振主持。

学院国际合作与认证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正峰代表学院对2021年第一次国际顾问委员会上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出了答复和汇报。李正峰分别从学院定位与办学特色、思想领导力和学术氛围、校企合作与商业咨询和教师与学生的国际化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学院这一年来的变化。她说,2021年我院通过挖掘自身特色和潜力,确定了学院“立足中西部,为国家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和为中西部地区经济与管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一定位。于此同时,学院也将持续深耕“行为经济与管理”,通过举办“行为经济与管理国际论坛”和突出领域研究成果建设并打造学院的思想领导力。随后,国际合作与认证管理办公室认证专员田之雅对《国际商学院教师分类准则》为各位嘉宾和老师做出了详细地介绍。
黎建强教授主持讨论环节,各位嘉宾针对“如何做好教师发展的分类和评价”轮流发言并献言献策。祁汉堂首先为大家分享了英国伯明翰大学通过“自我评估、同事(同行)评估、学生评价和主管领导评估”四个方面的评价方式来衡量教师的表现。他强调,教师评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评估给予教师全面反馈和提升方案以便教师调整目标,而非单一的优劣评分。梁燕、齐力和莫妮卡则分享了了她们对教师评价和分类的具体细则和步骤的看法。清晰、详细且公开的流程是做教师评价和分类的基础,部门领导需要尤其熟悉教师的科研表现和教学表现,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于此同时,搭建一对一的“Peer Mentor System”(教师导师制度)可以更快的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张静华则从AACSB国际认证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澳门科技大学的教师分类情况。最后,李垣教授和魏江教授表示,后疫情时代商学院的发展地位边缘化,发展进程受到挑战,人才质量优化刻不容缓,人才结构调整需紧跟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方能突出重围。

会议最后,雷宏振院长对各位委员的积极参与表示了感谢并对学院未来的工作计划做出了汇报。他表示,2022年是学院建院20周年,学院在庆祝20年成果的同时也将继续秉持“天道酬勤”的院训面向一流学科标准,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通过“千名学子进万家”“百企案例行”等品牌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并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供稿:田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