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把打赢脱贫攻坚作为崇高的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大学人才培养的功能与机制,发挥大学学术创新的优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的社会服务之路,为精准扶贫、助力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服务。于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先后承担完成了“陕西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国务院2017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任务,在服务国家脱贫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其间学校党委书记程光旭多次叮嘱要把评估当成一项国家政治任务来做,游旭群校长听取项目进展汇报后鼓励要做出特色,树立品牌,分管学院的杨祖培副校长则从人员调配、设备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两次大规模调研评估提升了学校和学院的社会声誉,锻炼了学生面向社会问题的调研和分析能力,凝练了学术研究团队,并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1、作为国家智库单位承担并顺利完成2017年度国务院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任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贫困县退出专项检查评估工作在于保障脱贫质量,使得贫困县脱贫摘帽得到群众认可,并经得起历史检验,其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为此,国家实施了贫困县退出评估工程,2017年全国共有20个省区市125个贫困县申请摘帽,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共划分为12个片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第三方评估研究团队通过遴选承担了陕甘宁片区甘肃省正宁县和崆峒区贫困退出工作的评估检查任务,组建了由98名师生构成的评估项目分队,并成立了座谈访谈组、入户调查组、数据服务组、核查审核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功能组,以及40个入户调查小组。2018年7月9日项目组陆续开展完成实地入户调查工作。评估检查期间,时值正宁、崆峒雨季,各评估检查小组全体师生不畏酷暑,不畏泥泞,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过硬的工作作风、专业的评估方法,白天入户调查,晚上开会总结调研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每天工作至少15个小时,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当天晚上核查解决所有调研问题,最终完成脱贫户和非贫困户调查问卷4026份,访谈座谈300多人次,调研结束后项目组师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评估报告的撰写工作,最终形成县域层面脱贫评估分析报告2份,圆满完成此次评估检查工作。
2、作为陕西省扶贫政策与第三方评估研究基地单位承担并顺利完成“2017年度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评估项目”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国际商学院承担了“陕西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服务项目”。该项目旨在对陕西省10个设区市, 92个县(含韩城市)扶贫开发成效进行评估。全省共抽样调查2200个样本户,680个随机调查户,提交贫困人口识别精准率、贫困人口退出精准率、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脱贫人口返贫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等五项指标的分县、分市评估结果。
经过为期4天的准备与培训,2017年12月19-24日,92个调研小组414名师生从西安出发,奔赴陕西省各区县就全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评估调研。此次调研,各小组冒着严寒深入到县市、镇街道、村组、农户,采取座谈会、现场查看、与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对话交流、入户调研等形式,了解陕西省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调研过程全院师生团结一心,工作严谨,细致认真,总结优势,发现问题,最终形成省域面上报告1份,省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八办两组”工作报告1份,地区报告10份,县级报告92份,总字数达到500万字,调研团队工作和成果受到省扶贫办和省政协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3、形成了面向国家战略进行理论探索的科研团队和特色研究品牌,凝聚了研究力量
围绕两次脱贫扶贫调研,学院积极整合研究团队和力量,形成了以国际商学院教师为核心,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相关院系师生组成的开放式综合研究团队。该团队将围绕未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基于产业集群发展、金融支持、智慧治理、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科研群体,并以何炼成教授发展经济学为旗帜,将大数据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融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研究,形成国内一支突出的经济与管理特色研究品牌。
我院经济系、金融系、组织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多名教师长期从事农业、农村与农户问题的研究,对三农问题有较深的认识和见解。通过作为国家智库单位参加国务院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任务和承担2017年度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评估项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得以进一步凝练。同时,社会服务的承担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相关学科的老师参与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将科研与地方经济特色更好地融合,发挥了大学在“产学研”相结合中重要地位。
4、锻炼了学生的调研和现实社会问题分析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017年度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和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项目参与调研学生共计430多名学生,同学们克服了冬季乡村的严寒和每日十多公里崎岖山路的艰辛,克服了晕车、生病、水土不服等身体上的挑战,在偏远的农村的每一户几十个问题展开问卷调查,查看水管、面缸、粮仓和衣柜调查吃饱穿暖问题,深入牛棚、猪圈、羊舍、兔笼调查家庭养殖业发展状况,到农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调查合作社资金融通、项目运作、组织管理、市场开发和投资收益情况。随后,带着这些调研资料和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评估目标和内容、指标体系、分析模型逐地区逐部门形成专项评估分析报告。
两次大型社会调研和分析评估锻炼了同学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调研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强了作为学子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同学们为国家发展富强的使命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评估期间,同学们写出了49份调研分析心得体会,其中“回报社会”“不辜负祖国重托”、“作为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祝福农村繁荣兴旺”等言真意切,体现了历经锻炼后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情流露,令人欣慰。
5、扩大了学校和国际商学院的社会声誉,带动和辐射了学校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
通过国务院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任务和2017年度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评估项目,使陕西省和国务院扶贫办对陕西师范大学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在这两次大型评估项目的带动下,一些区县政府和省级厅局将管理中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立项给国际商学院和参与评估团队其他学院的老师和研究团队,形成了以评估为契机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
(供稿:吴海霞)